口蹄疫
舉報基本概述
豬口蹄疫是一種人獸共患病。豬口蹄疫的臨床特征是在蹄冠、趾間、蹄踵皮膚發(fā)生水皰和爛斑,部分病豬口腔粘膜和鼻盤也有同樣變化。有一種單純性豬口蹄疫,只引起豬發(fā)病,口蹄疫的病原體是口蹄疫病毒,分為7個主型,即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南非1型、南非2型、南非3型和亞洲1型,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廣,危害最大,單純性豬口蹄疫是由乙型病毒所引起,以各型病毒接種動物,只對本型產生免疫力,沒有交叉保護作用。
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(huán)境的抵抗力很強,不怕干燥,在自然條件下,含病毒的組織與污染的飼料、飼草、皮毛及土壤等保持傳染性達數對數月之久。糞便中的病毒,在溫暖的季節(jié)可存活29~33天,在凍結條件眄可以越冬。但對酸和堿十分敏感,易被堿性或酸性消毒藥殺死。本病的臨床癥狀較有特征,結合流行情況,一般可以確診。為了確定口蹄疫的病毒型,與豬水皰病區(qū)別,必須進行實驗室檢查。豬口蹄疫
豬口蹄疫
病原信息
口蹄疫病毒屬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屬。為無囊膜的RNA病毒,其核苷酸變異頻率很高,導致病毒表層蛋白質具有高度變異的特性。目前口蹄疫病毒已有A、O、C、亞洲1型、南非1、2、3型等7個主型與100多種亞型,各主型病毒之間無免疫學交叉反應,同型的不同毒株之間,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。我國發(fā)生的主要是O、A與亞洲1型。
病毒在低溫下(-70℃)十分穩(wěn)定,可保存幾年。37℃下,48小時內可滅活,80~100℃病毒立即死亡。病毒在污染的干草中于室溫下可存活20周,豬舍內干燥分泌物中的病毒可存活1個月,冬季可存活2個月。凍肉中的病毒可存活很長時間。但高溫和直射陽光對病毒有殺滅作用。病毒對酸和堿十分敏感。
流行特點
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的傳染源,經呼吸道、消化道及損失的粘膜和皮膚而感染。各種野生動物,鳥類、嚙齒類、貓、犬、吸血昆蟲等也可傳播本病。人和空氣是本病的重要傳播媒介。
豬發(fā)病主要是由O型口蹄疫所引發(fā)的,由于在豬群中長期反復發(fā)生流行,致使病毒對豬的毒力增強,對幼仔豬可引起100%的發(fā)病,病死率可達80%以上,成年豬病死亡率也很高,妊娠母豬發(fā)病可引起流產、部分死亡。有的豬群存在O型口蹄疫與亞洲1型口蹄疫混合感染,僅病情復雜化,增大了發(fā)病率與病死率。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(fā)生,但發(fā)病多見于冬、春寒冷的季節(jié),特別是春節(jié)前后,夏、秋季節(jié)發(fā)病較少。
豬群流動大,飼養(yǎng)集中,密度過大,以及各種應激因素的存在,易誘發(fā)本病的流行。
臨床特征
發(fā)病急,流行快,傳播廣,發(fā)病率高,死亡率低。發(fā)病初期體溫升至40~41℃,不食,精神沉郁,蹄冠、蹄叉、蹄踵部、口鼻部、口腔粘膜及乳頭皮膚出現水皰和潰爛。
隱性感染豬突然發(fā)病死亡,并不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,但剖檢可見心臟呈“虎斑心”病變。
病理變化可見咽喉、氣管、支氣管和胃粘膜有爛斑或潰瘍,腸粘膜有出血性炎癥,仔豬死亡后可見心包膜有點狀出血,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,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紋,故稱“虎斑心”。
2009年3月檢驗豬口蹄疫免疫合格率:青海為61.86%、安徽、陜西、四川及廣東等省不到80%。2009年1月首次在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奶牛中發(fā)生A型口蹄疫,隨后在新疆阿克蘇地區(qū)庫東縣、上海市奉賢區(qū)、江蘇常州奶牛、廣西臨桂縣肉牛、貴州省盤縣羊場、山東濱州市奶牛、以及甘肅、寧夏、重慶、西藏、湖南等地也先后發(fā)生A型口蹄疫,有的還混合感染有亞洲I型口蹄疫。四川廣元市、陜西漢中市、新疆烏蘇市的牛發(fā)生亞洲I型口蹄疫。
防控技術
預防
使用碘制劑的消毒藥1:100全群消毒,每天消毒兩次
使用生石灰給養(yǎng)殖場周圍消毒
對于沒發(fā)病的豬群及時隔離
處于潛在感染的豬群使用多抗免肽做緊急預防 (轉自回盛論壇)
-
0
-
0
-
分享
- 還沒有人點過贊,趕緊點贊吧!